互联网

全时的挣扎与妥协

来源:艾瑞网原创    作者:dudu      2020年05月14日 10:38

导语:其实,从2018年开始全时便利店的关店风波不断,先后进行了并购和卖身......

323918694.jpeg

5月,全民复工复产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就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全时京津大规模闭店的消息突然传出。

5月11日,北京全时便利店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停业通知,称因公司经营战略调整,全时便利店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5月20日24时结束经营。但随后,这一消息被发布者删除。

据新京报报道,全时天津也在大规模关店。有全时供应商告诉记者,约半个月之前,全时通知其停止对天津全时便利店供货,北京则是5月9日接到停止供货的通知。

有工作人员对媒体透露,由于母公司资金链断裂,京津区域内所有全时门店将全部撤店。其市场营销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不是资金链断裂,而是因为疫情影响严重,我们进行战略调整”,而对于具体的调整方式以及是否会二次转手等相关问题,上述相关负责人并未直接回应,而是表示:“便利店这块业务先收缩,停业之后会有其他合作。”

其实,从2018年开始全时便利店的关店风波不断,先后进行了并购和卖身......

全时的挣扎与妥协

ee6904729e73b38661abe3f1cda2be62.jpg

时间退回到2018年9月27日,根据多家媒体的消息,复华集团下「零售 + 餐饮」的社区新业态「全时生活」,在北京天通苑、宋家庄、百子湾等多家门店,均已停业。

当时的全时生活、全时便利店、D5厨房、真真小吃等众多零售、餐饮品牌,全部为复华卓越商业旗下资产。

「全时生活」不同于现在的便利店,是除了销售原有的生鲜、食品、饮料外,增加了爱炉火锅、D5 厨房、真真小吃等多个餐饮档口。

并且当时「全时生活」、「全时便利店」在北京的选址都集中在同一商圈,模式重复,在其内部也属于竞争关系,2018年11月,全时母公司北京复华卓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被曝出遭遇P2P爆雷事件,导致全时资金链断裂。原本计划在 2018 年北京开出 30 家门店的业务,悄然止步。

而后2018年11月13日,北京商报报道,当时寻求出售的北京本土便利店品牌全时正与企业洽谈对接,或将出让部分股权给苏宁易购或物美等企业。

不久后2019年2月13 日,有消息称,全时便利店已将它在北京、天津、成都的连锁门店打包卖给银鹭食品集团,但银鹭母公司雀巢否认了这笔交易与雀巢有关。

2019年2月22日,全时深陷倒闭旋涡,通过"解体分拆"的方式结束品牌运营。位于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时便利店由山海蓝图收购,位于华东、重庆地区的90余家则由罗森便利店接手,包括门店、设备、商品,以及部分自愿加入的员工。至此,全时的“接盘”情况才逐渐明朗。

山海蓝图的大股东蔡学彦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银鹭食品集团创始股东,并且据天眼查显示山海蓝图成立于2018年12月26日,该公司成立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为了接盘全时便利店。

后来,据北京商报报道,山海蓝图在接受北京、天津的全时便利店后表示依旧会进行门店扩张,和区域的扩展。

不过我们依旧还是看到了如今这样的闭店结局,到底导致全时满盘皆输的原因是什么?疫情对便利店的影响又有多大?

本土便利店的难题

首先根据前文中关于关店原因全时给出的回应,是疫情影响严重,进行的战略调整。但是,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疫情影响下的用户消费指数趋势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便利店作为中国居民购买生鲜食品的主要渠道之一,在疫情前后的选择比例影响并不是最严重的。

微信截图_20200512164142.png

2.png

并且,根据艾瑞咨询网上调研的结果,避开人流和压缩支出是疫情结束一段时间后的消费主旋律,便利店本身便捷、快速的购物方式在疫情之后并不处于劣势,由此可见,疫情对于便利店的影响不是最大的。

导致全时便利店第二次溃败的原因,还是要在其本身找寻答案。

首先,地域特点是影响实体商户发展的一大原因。

前文所述,山海蓝图运营的是北京、天津、成都等地的全时便利店,此次关店的是北京地区门店,不过天津地区的关店潮也已经发生了。

根据CCFA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9年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 》显示,在调查的36个城市的便利店发展指数中太原、长沙、厦门、成都、东莞便利店发展指数名列前五位,尽管北京是首都,但是却总排名第七。

大.jpg图源《2019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 》

在之前,有网友总结北京的便利店商业模式(百度知道中“北京的 24 小时便利店比上海少很多吗?为什么?”网友历历归纳的回答),称之为“三个半”的生意。其中的两个半为“半年、半天”的生意。

北京店面租金贵、人工成本高众所周知,另外,虽然全时为24小时便利店,但是在南北方24小时便利店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南方地区城市的24小时便利店比例普遍高于北方地区。北京的冬季漫长,夜晚消费的比重更低。所以北京的便利店在春夏的半年和白天才相对好做。在上面提到的指数榜单中也可以看到北京的24小时比例在全国排名第12。

最后一个半,指的是半条街,北京的马路宽大,多有隔离护栏,绕道而行比较远,所以每一个便利店基本只辐射本侧街道内的消费者。

根据艾瑞查询CCFA往年发布的指数来看,2013年北京在全国还排名在倒数第二,好在近些年北京针对便利店配套政策的出台在区域方面实现了突破,推动了排名的前进,不过北京地区本土便利店的发展困难还是明显存在的

微信图片_20200513105139.png全时相关新闻下网友的评论

其次,全时的“重资产”快速扩张埋下了祸根。

根据2015年中国日报的报道,相较于多数内资便利店采用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全时便利在创立之初就坚持从源头到终端重型投入。重资产运营的店铺在选址策略、经营面积和前期投入等方面都远高于传统便利店。

当时全时门店数量刚刚突破150家门店,后又在当年立下立下目标在五年之后的2020年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目标。

2017年,全时成为北京市数量最多的便利店达到了350家,并向廊坊、杭州、苏州、武汉、成都、重庆等一二线核心城市快速扩张。但也因为快速扩张,在门店运营和人员培训上面的管理不善显露,2017年的315晚会上面全时加盟店被查出售卖过期关东煮,这一事件后全时才放缓了扩张的脚步。

在这之后,随着上文中提到的资金断裂和卖身,保全下来的一部分全时便利店山海蓝图运营,该公司成立的时间较短,但也为接盘全时付出了极大的流动资金,还在接手后继续进行区域的扩展,但又不具备零售行业的运营经验,这在北京激烈的便利店竞争中是无法与背靠外资体系的罗森、7-11便利店竞争的。

最后,没有跟上生鲜零售行业数字化的节奏,也是全时失败的原因之一。

从2018年至今,我国本土的的零售商超开始了数字化的变革,包括物美、苏宁、便利蜂在内的一种零售品牌建立自己的数字化运营体系,更涌现出盒马鲜生、七鲜等生鲜超市+餐饮模式的业态新样板。

与全时同在便利店行业的便利蜂,更是在推进仓店一体的同时,拓展自有体系最后一公里的外卖业务,增强社区生鲜属性,同时采用无人零售模式减少人力成本。

微信截图_20200512232937.png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目前我国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的形式主要就表现在供应链效率的提升与渠道下沉融合、消费场景延伸的融合、消费体验重构的融合这几方面。

这也将是本土便利店、大型商超们未来能够持续发展进步的主要发展道路。


(本文为艾瑞网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